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我市推出“”工作举措,“1”即搭建一个信息管理平台、“2”即突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3”即编制“三张清单”、“4”即培植四类标杆企业、“5”即抓好五类人员宣教培训、“6”即建立六项工作制度、“7”即落实七个保障措施、“8”即做好八项建设内容等八个方面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落地生根。
一是搭建一个安全生产标准化智慧管理平台。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五级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智慧管理平台,分政府端、企业端,政府端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管理、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安全风险管控、标准化自主创建、违法行为计分等模块,企业端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隐患排查、安全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绩效考核等模块,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开展过程管控,从过程管控的准确性确保结果的成效性。
二是突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点。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状况整体评估,分析存在的主要风险,按照“红橙黄蓝”确定企业整体风险等级,提出管控要素;加强隐患排查,对重点场所、重点设备、重点环节、重大风险等加大排查频率,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制度,确保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五到位。
三是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三张清单”。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标准化、设备设施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作业行为标准化和应急管理标准化等五个方面入手,组织28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对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分门别类梳理检查事项及其相应的检查内容,形成89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清单,汇编成册,解决企业和政府单位不知道“查什么、怎么查”等难题,并将自查检查发现的隐患和整改情况汇总成隐患清单、整改清单,形成“自查—隐患—整改”三张清单闭环,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四是培植安全生产标准化四类典型示范标杆企业。年重点做好规上工贸,安全生产标准化国标三级以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煤矿、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示范等四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按照标准化内容规范建设,分别实施创建、运行、提升,从中培植树立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示范标杆企业。
五是抓好五类人员安全生产标准化宣传教育培训。按照市、县、乡、企业、岗位“五级五覆盖”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标准化提升专题培训,重点做好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人员、专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员、从业人员等五类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达到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生产经营单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从业人员知道“参与什么,怎么参与”的目标,营造良好的标准化提升工作氛围。
六是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六项制度。建立并严格落实工作专班、会商工作、工作简报、督查督办、信息报告、总结提升等六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有人做、有人管、有人督,做到每周碰头、每月例会、每季度联席、每年度小结,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有序、高效开展。
七是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七个保障措施。从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保险费率优惠、评先评优优先、兑现奖惩、简化许可程序、实行差异化监管等七个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完成标准化提升的企业存在轻微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整改,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不予处罚,对未自主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作为监管重点,增加年度监督检查频次,发现其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严处。
八是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八项建设内容。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八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建立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