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成都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贯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切实履职担当,主动担当作为,为促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法律维权服务平台”
护航民企健康发展
为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和促进企业“在合法合规中提高竞争能力”重要指示,成都市工商联作为我市成立的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积极开展联通沟通、协同协力、主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所属商会在自治自律、促进合规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成都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中提到“构建涉企问题‘绿色通道’,做好涉企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工作……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成都市工商联通过设立民营企业维权平台,开展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化解专项行动;同时,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力度,利用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投资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扩大法制宣传的范围和深度等举措落实这一指标。
搭建金融服务超市
助力民企破解资金难题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在成都优化营商环境4.0的大背景下,市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通过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创新难、用工难等发展难题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成都市建设交子金融“5+2”平台,推广“壮大贷”“科创贷”等政府性金融产品,整合政府、银行、担保、保险、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完善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可得性、普惠性。据不完全统计,年交子金融“5+2”平台已为超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73.57亿元。累计为全市十万余家企业提供约亿元投融资服务。
成都市工商联推进“网上工商联”建设,与中行四川省分行、建行四川省分行、交行四川省分行、成都农商银行、网商银行等银行搭建“金融服务超市”,助力“智慧蓉城”建设。
搭建“人才服务超市”
助力民企招才引智
人才选用关乎企业兴衰成败,受疫情影响,“用工荒”“招人难”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痛点”。
成都市工商联根据民营企业需要,开展“O2O”式的“民企发展要素互联网超市”系列建设和服务。其中,“互联网人才技术服务超市”深受企业和求职者的欢迎,年,“互联网人才技术服务超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数百家企业发布了近千个岗位。市工商联与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搭建了用工需求收集和招聘平台,竭力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等问题。
持续深化产学研、校地企合作,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新型研发机构。切入“专精特新”赛道,聚集高素质人才,促进培养使用无缝对接,实现招才引智有效匹配,更好地服务“两个健康”。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凝心聚力服务大局
下一步,成都市工商联将持续从五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政府管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
一是持续强化政治引领。优化教育培训,深化“蓉商培育工程”,创新开展“蓉商大讲堂”及“蓉商沙龙活动”,大力弘扬蓉商精神,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二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紧扣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三是持续开展“五个行”活动。引导民营企业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贯彻落实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的新要求和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部署,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切实融入“建圈强链”行动。积极争取更多全国性展会、年会、论坛落地成都。
四是持续推进“网上工商联”建设。积极拓展金融服务超市和人才服务超市功能,助力“智慧蓉城”建设。
五是持续建强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商会建设。坚持把扩大覆盖面作为商会改革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树立机遇意识,不断扩大所属商会的数量,加大推动成立新商会的力度,优先推动涉及全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领域的商会组建。以“四好”商会建设为牵引,狠抓商会规范化建设,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区(市)县工商联制度,巩固提升“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成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