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共有12余万家工贸企业,涉及面广、行业分散、规模差异大,安全监管难度大。为此,深圳市依托全市应急管理大数据库和监管执法平台,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和数字赋能,建设工贸企业网格监管、安全画像、执法监察、有限空间作业监管等信息系统,有效破除信息壁垒,打通监管“堵点”,实现了工贸行业监管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监管、执法、预警更加精细、更加精准、更加智能,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提升。
全面实施工贸行业网格化监管
在广东省首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和建立网格化监管体制机制,并依托安全网格化监管系统,将全市12余万家工贸企业与全市个安全网格余名网格员进行绑定
一张“网”可以包罗辖区万象,覆盖百姓民生;众多“格”可以推动责任下沉,消除管理盲区。网格员作为现代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新角色,在城市治理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也是深圳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的中坚力量。
深圳在广东省首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和建立网格化监管体制机制,综合考虑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管辖面积、企业数量、监管任务等因素,在市、区统筹下,在每个街道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全市12余万家工贸企业与全市个安全网格余名网格员进行绑定,做到“企业落格、责任到人”,实现每个网格2名至3名网格员与家企业的监管责任绑定。
依托综合网格化监管系统,网格员利用统一的监管移动终端,可开展企业基础信息采集、分级分类监管、网格化安全巡查、企业隐患整改、网格员监督考核等信息化管理,实现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执法查处,构建起“全覆盖、全链条、无缝隙”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
“三溪社区是葵涌的一个比较大的社区,工贸企业多,流动人口多。”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办事处网格中心副主任王细妹介绍,为做好辖区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三溪社区探索建立了“8+N”模式,即将社区31个网格划分为8个片区,由1名社区“两委”成员牵头负责,配备1名整治队员和4名网格员,将挂点干部、社区民警、居民小组长、志愿者等多种力量整合进片区,形成“隐患整治+服务群众”闭环模式。
这是葵涌街道推动工贸行业网格化精细化治理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葵涌街道办事处坚持科技赋能,依托综合网格化监管系统,通过分拨流程痕迹化、安全监管层级化,第一时间将隐患问题反馈至街道应急办等有关部门,实现工贸行业有人管、能管好。
光明区以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搭建全覆盖服务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网格员排查发现工贸企业及各类安全隐患的积极作用。网格员可依托拥有55.3万名群众的平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