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杨佳俊梁可庭
用3D视觉技术给机器人装上“眼睛”、为无人机装上“大脑”、轻敲键盘打响网络安全战……7月3日至4日,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一批高精尖技能大比拼,如武林高手过招,表面风平浪静,于无声处一决胜负。
3D视觉技术给机器人装上“眼睛”
7月4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在湖南工贸技师学院进行,参赛选手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只见在选手们的操作下,原本看起来略显笨重的机械臂竟灵活摆动起来,精准地将工作台上随意摆放的一个瓶盖大小的物料抓起,并放到指定位置加工,让人直呼精彩。
为何机器人能够如此轻松完成任务?裁判长程厚强告诉记者,全靠一双“眼睛”——3D视觉技术。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较快,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工业机器人不仅代替人类完成了机械重复的劳动,而且还可以在高温、高腐蚀性等恶劣环境中工作,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确保了生产安全。
然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的动作逻辑运行,物料需放在特定的托盘内,才能完成抓取工作。一旦物料摆放位置稍有偏差,机器人便束手无策。
“有了3D视觉技术后,机器人更加智能。”程厚强说,3D视觉技术能够引导机器人识别并抓取随意摆放的物料,按要求将物料装配至指定位置,实现高精度定位抓取及高精度纠偏放置。
比赛模拟工业智能化操作场景,包括物料存储、运输、装配、检测和数据采集优化等全流程工作。
“感觉不错,收获很大。”来自株洲市代表团的选手、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教师刘江圣告诉记者,比赛项目的智能化程度超乎自己的想象,一些最新技术帮助自己开阔了眼界,对今后教学有很大帮助。
一串串代码闪现,一场没有硝烟的网络安全战打响
双眼紧盯电脑屏幕、双手在键盘上熟练敲击,在网络安全项目双人赛现场,随着一串串代码在屏幕上闪现,一场没有硝烟的网络安全战悄然打响。
“选手们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估,发现系统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降低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裁判员谢树新告诉记者,比赛主要考查选手的底层代码编写能力和系统操控能力。
比赛分为ABC三个模块进行,A模块是企业网络基础设施安全,B模块包括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数字取证调查和应用程序安全,C模块为夺旗挑战赛,每个模块时长3个小时。
赛场上,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秦金和队友王昱煜拿到赛题后,立马根据各自擅长领域进行分工。此前六七个月的训练已经让两个人默契十足。相互配合下,秦金和王昱煜顺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秦金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
进入学校任教之前,秦金曾在企业担任网络安全主管。年,公司网络系统遭病毒入侵,重要文件被黑客加密,公司正常运营受阻。秦金带领团队紧急响应,经过3天时间排查,及时发现并堵住漏洞,并用备份文件让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公司一天产值多万,如果不及时堵住漏洞,后果不堪设想。”秦金说。
一串代码就有可能挽回上百万的损失。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