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药技谢洪锟,现任广播台干事
每到四月,正值雨季,阴雨绵绵,云雾漫天,仿佛是月初的清明道出点点哀思。清明时节春雨纷纷,人们着急的赶往家的方向“回家扫墓”。山路泥泞,人们顶着风、迎着雨,点缀着清明的寂寥,路间行人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相伴;或扶老携幼;或蹒跚独行。远山之间不见炊烟袅袅,但闻眼前苍茫烟雨。
记得年幼时,屋门前种着棵梨树,先前一直对它没什么印象,看着它也不开花,也不结果,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那,静静地望着周围经历着四季变迁。而它在奶奶去世的那一年春天开了花,洁白的梨花夹杂着点点细雨,世上的人们望着它,宣泄着对已故人的思念。“功名利禄”在人世间可谓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如果你对它过于执着,那不妨在清明时去扫墓,看着眼前的茔冢,便自会有了答案。权力、金钱、名利、爱情没有人不想拥有,但是仔细一想也不必过于执着,清白做人,清楚做事,不求一切尽善尽美,但求自问无愧于心。在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我们学校都会举行纪念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张经的主题活动。借由活动的机会向我们每个人传达着“定要不忘昨日,继承英烈遗志,珍惜今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爱国的精神,铸就高尚的灵魂,为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不息。”的理念,通过“宣读祭文”、“敬献花圈、花篮”、“全体人员默哀并三鞠躬”、宣誓以及献花等仪式来进一步提升全体学生教师对活动的重视性。缅怀英烈,寄托哀思。一支素花、三柱清香,顿首哀思。静立于冢前,默然思考。万物之所终归尘土。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般的凄清与悲凉。这样一想,这世间很多事情便应该比我们所想的要坦然、悠然、豁然和淡然。人们常说,清明节重不在祭祖,而重在背后对习俗的传承与责任。清明祭祖这种难得的经历,让我们更能体会到责任、礼仪与感恩,而亲身去体会活动本身,比言传万千更能领会它本身的含义。
清明是旧俗,但它……真的是一种迷信吗?清明的祭祀又真的是在浪费吗?所谓故乡,是根生长的地方,也是祖祖辈辈所埋葬的地方。在这清明时分,即使你无法返乡祭祖,但也请在你吃着青团与家人闲谈时明白,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编辑:校学生新媒体中心林浩部分素材:来自网络音频:校广播台审核:肖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