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工贸 >> 工贸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一座常州老厂房,半部近代工业史常州运河

来源:工贸 时间:2023/10/12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www.xxzywj.com/m/
斑驳的老墙,大面积锯齿形厂房,高耸的烟囱,静谧的水塔……上世纪80年代,灯芯绒、印花双面绒、靛蓝劳动卡、童鹰毛毯…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抢手面料和床上用品,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众多家庭。而今,游船灯火摇曳,小剧场、展览馆里文化大咖云集,两岸青年在这里开展创意和文化的交流。一座常州老厂房,半部近代工业史。尽管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文青们最爱打卡的“创意圣地”,但“第五毛纺厂”的辉煌,连同个那个时代的记忆,在三堡街号一直保留至今。前身从三和布厂到第五毛纺织厂▼80多年前这里叫“恒源畅”。上世纪30年代初,木材店老板汤梦熹、荆春生、费定庵三人集资办起三和布厂,在古运河畔选定了厂址,主要生产四十码白细布和白斜纹布,是常州早期机器织布厂之一。年,润源色布店老板毛锡章租赁了三和布厂,更名为“恒源布厂”。   △光绪二年的土地交易契约   △民国二十三年的契约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纡子车年,恒源畅染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原厂名后加了个代表兴旺发达、财源旺盛的“畅”字。工厂逐步添置设备,品种增加了黑线呢、花线呢、贡呢等,产品畅销到南洋群岛等地,“恒源畅”进入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恒源畅”厂办公楼(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工厂获得新生,年,工厂转变为完全国营的常州第五棉织厂。年,转产毛纺织,并于年改名为国营常州第五毛纺织厂,成为能生产纯化纤、混纺和全羊毛毛毯的全能工厂。   △第五毛纺织厂的车间女工交流黄金时期的常州“五毛厂”工人数量达到了多人,年在国家对毛毯行业四年一次的质量实物评比中,常州第五毛纺厂生产的四个产品获得部优质产品称号。   △获国际羊毛局认证“童鹰”毛毯成为改制后的常州市第五毛纺厂响当当的牌子。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夜班的工人总能在工厂门口看到排队运货的外地卡车司机,他们得要提前在厂门前排队,才能采购到“童鹰”毛毯,运往各地。   △原经编车间今生在创意新生中传承记忆▼上世纪90年代后,因产业结构调整,一批曾经辉煌的国企纷纷走入困境,五毛厂也开始走下坡路。年,五毛厂完全停产,渐渐陷入沉寂。年底,常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常州工贸国资公司)将这片占地面积平方米旧厂区进行总体规划,打造成为设施完备、功能完善、服务全面、氛围独特的创新创业平台,成为大运河常州段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一个缩影。   △街区鸟瞰图   △老厂门△街区一角   △小广场   △原址保留的水喷淋空调装置经过十多年的创意设计,老厂房重新焕发了新生命,每年都要举办近百场活动,涉及艺文展览、美学手作、创意市集、研学旅游等,成为市民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绝佳场所。街区已形成“运河记忆、工业遗存、创意产业、常台合作”四大主题,成功打造了文创设计区、文保博物馆区、综合配套区、青年创客区等多个区域,吸引90多家企业入驻(包含20家台湾青创企业),每年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中国文化遗产日“千人走大运”活动   △市民摄影节开幕式现场   △大运河文创节   △创意市集从“古运河畔老工厂”到“常州文化新码头”,运河五号已成为运河边的文旅主力军。目前街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工业遗产,并享有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示范基地、长三角优秀文化产业集聚区、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等殊荣,成为江苏最美运河地标,运河工业遗存保护的“常州样本”。古运河畔老工厂,孕育文化新码头来源: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