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单选题]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的资料。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勘察单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10条的规定,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2.[单选题]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某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因未及时整改隐患发生重大事故,则应对该公司()。
A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B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C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D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8条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3.[单选题]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向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B发生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C组织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将事故调查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即可,无须备案
D事故造成损失的,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七十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A选项错误。
第七十二条发生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B选项错误。
第七十三条组织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将事故调查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落实整改措施,预防同类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害的,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4.[单选题]某省F市下设的G区有一风景名胜区,最近景区经营管理单位建设了一条观光客运索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索道使用单位应当在索道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规定的日期内,向()登记。
AF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G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F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G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收藏本题反馈纠错
参考解析: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单选题]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有毒气体浓度、温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6.[单选题]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依法为施工现场全部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交纳保险费
D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2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B错在“兼职”,应改为“专职”。C错,应改为“为施工现场全部作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D应改为“每年至少进行1次”。
1.[多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判定中,正确的有()。
A某建筑公司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万元经济损失,属于一般事故
B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属于重大事故
C某市政公司发生中毒室息事故,造成58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
D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5人死亡,属于特别重大事故
E某制衣厂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属于较大事故
参考答案:B,D,E
参考解析:
选项A错误,经济损失必须是直接经济损失才能判断。选项C错误,58人重伤,属于重大事故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人以下重伤,或者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多选题]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企业应急管理的做法,正确的有()
A其金属冶炼企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配备了专职应急救援人员
B某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多年未发生事故,未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C某矿山企业因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指定了若干名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D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独立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与所在地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E某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因此选项A、C、E正确。
《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选项B、D错误。
3.[多选题]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应当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B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应当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C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完成后,应当在30日内向地方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D重大危险源涉及剧毒气体,应当配备两套以上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E重大危险源出现重大变化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及时更新档案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
第二十条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第二十三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后15日内,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第三款重大危险源出现本规定第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及时更新档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备案。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三)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四)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五)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六)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4.[多选题]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下列不得超车的情况有()。
A前车正在转弯、掉头、超车的
B与对面来车有撞车可能的
C前车为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D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等有超车条件时
E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工程救险车的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安全生产管理
1.[单选题]某市安全监管部门在安全检查中发现一公司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责令其停产停业。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公司开展隐患治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B必须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C应当适时对治理情况进行安全评估
D安全评估合格后,再提交恢复生产的申请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依据系统安全理论,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
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C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可以认为安全
D
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要存在危险因素,即事故隐患,虽然没有发生伤亡事故,也会有危险,就不会安全。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即二者互为补数。危险性越小,则安全性越高;危险性越高,则安全性越低。
4.[单选题]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将规章制度分为4类,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属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 )类。
A综合管理
B人员管理
C设备设施
D环境管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
5.[单选题]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中,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 )。
A行为原则
B激励原则
C能级原则
D动力原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激励原则是在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中,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单选题]某集团公司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基层全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公司下属工厂从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生产车间、安全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危险源辨识。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关于工厂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车间劳动组织不合理属于管理因素
B车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计缺陷属于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C夏季温度高,员工室外作业容易中暑,属于综合性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D运输车辆集中时段进出工厂,导致交通不畅属于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A劳动组织不合理属于人的因素中的“行为性”危害因素。C夏季温度高,属于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D不认为是危险有害因素。
7.[单选题]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的是()。
A散点图
B条图
C直方图
D线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统计图的类型包括:①条图;②圆图或百分条图;③线图;④半对数线图;⑤散点图;⑥直方图;⑦统计地图。其中,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8.[单选题]有限空间知识培训或培训质量不高,从业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严重不足、对作业程序不清楚,监护人员缺乏监护救援知识和能力,这些都是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年修改),下列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正确的是()。
A制定作业方案→辨识有限空间→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明确人员职责→实施作业
B辨识有限空间→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人员职责→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实施作业
C辨识有限空间→制定作业方案→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明确人员职责一实施作业
D辨识有限空间→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制定作业方案一明确人员职责→实施作业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年修改)第七条规定,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第八条规定,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第九条规定,工贸企业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1.[多选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EO]23号)指出,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包括( )。
A岗位达标
B班组达标
C车间达标
D企业达标
E专业达标
参考答案:A,D,E
参考解析:
全面开展安全达标,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2.[多选题]下列关于预警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准备和事故管理是预控对策的主体
B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组织构成,二是对策准备
C事故的危机管理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
D日常监控活动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日常对策,二是事故危机模拟
E日常监控和组织准备都要以危机管理工作为前提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其中组织准备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它与日常监控都是预控策的主体,事故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的拓展,选项A正确。
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二是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准备,选项B正确。
预控对策活动中的组织准备与日常监控活动,是执行预控对策任务的主体;危机管理活动,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工作都要以“组织准备”活动为前提,而组织准备活动,不仅是连接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活动的环节,它也为整个事故预警管理系统提供组织运行规范,选项C正确,选项E错误。
日常监控活动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日常对策,即对事故征兆(现象)
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二是事故危机模拟,即在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难以有效控制的事故征兆(现象)后,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状态进行假设与模拟活动,并提出对策方案,为进入“事故危机管理”阶段做好准备,选项D正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