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体系提能力守底线
奋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施政
●推动成立(调整)统筹四大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的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同时担任应急管理委员会主任,明确其办公室设置及负责人配备,明确应急管理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防范应对中的职责
●总结武汉市建设社区应急服务站经验,配备常用、基础装备,做到小灾能自救、中灾能先救
年,湖北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特别是防汛抗旱“四双”指挥体系(省委书记、省长同时担任防指指挥长,分管应急管理、水利的副省长担任防指副指挥长,应急管理、水利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省防办主任,应急管理、水利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省防办常务副主任)在防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从机制磨合发展为实战融合,应急救援军地协同、消地协同、政企协同机制不断完善。新的一年,湖北省应急管理系统将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代表中汲取奋进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以思想破冰助推安全发展,奋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聚焦规划实施,从更深层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成立(调整)统筹四大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的应急管理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同时担任应急管理委员会主任,明确其办公室设置及负责人配备,明确应急管理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防范应对中的职责。在事故灾难、自然灾害领域,完善“三委三部”架构,构建“1+2+X”组织体系(“1”是应急管理委员会,“2”是安委会、减灾委,“X”是防指、森防指等灾害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确立应急管理委员会综合统筹,安委会、减灾委具体协调,各专项应急指挥部主责救援的运行机制。健全防汛抗旱“四双”指挥体系,围绕理顺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关系,做强做实专委会,用好督办考核、问责等抓手,倒逼专委会及牵头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住全省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机遇,争取政策、强化措施,推动明确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建立或明确相应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聚焦专项整治,以更严标准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研究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及不履责后果清单、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扎实开展为期一年的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盯住国有大矿、大班次矿和小型地下矿山,盯住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矿长、总工程师等关键人,用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领域损害群众身边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督促所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改造提升。以冶金煤气、涉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金属冶炼为重点,全面推行工贸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强力落实“三同时”制度,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发挥作用。突出消防安全、道路运输、城镇燃气、水上交通、特种设备,坚持城市安全、农村安全并重,推动各级专委会主抓主办,应急管理部门抓综合监管,到位不越位、督办不包办。聚焦法治建设,以更大力度推进依法治理抓好《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修订工作,启动《湖北省森林防火条例》修订工作,落实全省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把年作为执法攻坚年,贯彻落实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刑法修正案(十一),聚焦化工、矿山、烟花爆竹和工贸行业危险作业等,加大过程执法处罚力度,推动行政处罚由“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严格实行“执法告知、现场检查、交流反馈”三步曲,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在场”和“执法+专家”的执法工作模式。结合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应急管理执法培训基地,落实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提升一线执法人员履职能力。聚焦“防避抢救”,以更实举措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加强监测预警,健全极端天气预警响应触发、红色预警气象部门“叫应”机制和防汛三级响应多部门集中值班、预警信息统一快速发布制度。完善极端天气人员避险转移“八个必转”、乡镇和村(社区)临机应急处置“九条”、相关行业从业单位“五停”(停产、停工、停业、停运、停课)等机制,总结去年多起滑坡险情成功处置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协调林业部门推进“林长制”落实,加快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总结武汉市建设社区应急服务站经验,配备常用、基础装备,做到小灾能自救、中灾能先救。总结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经验,以提高一般灾害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选择部分乡镇、村(社区)开展试点,年内将分别建成50个示范乡镇、个以上示范村(社区)。聚焦补短强能,以更快速度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快推进“”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项目,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力争上半年进行基建施工。完成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大厅改造,补充移动应急平台,指导市州启动或加快3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和7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督促黄冈市、孝感市稳步开展森林火灾应急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完善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加大对基层救援力量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继续从资金、政策、场地等方面,支持社会救援队伍发展。争取财政、经信、科技部门支持,支持部分地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立首席专家牵头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专家库,确保每个典型灾种、事故有10人左右的专业力量团队。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责任编辑:周佳晨(实习)
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中心编辑:董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