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切实履行总部在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政治责任,近日,交通银行研究制定《关于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意见》,推出28条举措,支持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
《意见》从做好金融助企纾困、服务复工复产复市、便利外资外贸服务、助力消费加快恢复、加强重点领域项目支持、提升金融服务能级等六个方面提出28条支持举措。通过设立纾困助企专项贷款额度,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发放消费场景“红包”等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科技型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重大领域项目等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将无缝续贷拓展至中型企业,协助开展信用修复,推出复工、外贸、科创专属产品等机制创新,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各项工作。
在做好金融助企纾困方面,交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设立交通银行支持上海市助企纾困专项贷款额度亿元,重点支持餐饮、零售、旅游、民航、交通运输、文旅、住宿、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针对制造业、战略新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贷款,给予政策倾斜和定价优惠,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担保方式,实时响应企业融资需求,保障资金及时投放。
丰富金融助企纾困举措。针对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做到应延尽延,全面保障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支持的不间断。将无缝续贷服务对象从小微企业拓展至中型企业。按照“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导向,积极开发线上无缝续贷产品,支持客户线上自助申请和系统批量处理。主动适应商业汇票承兑期限调整,通过“一贴即转”方式加快票据流转,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降低企业债券承销费率,推动上海地区企业债券承销费率比上年平均下降40%左右。支持优质企业发行境外债,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积极协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对于受疫情影响造成的企业合同逾期、延迟交货、延期还贷等失信行为,以及由于无法及时办理展期、还款计划变更等手续造成逾期的,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将配合调整企业征信信息,不将其列入失信名单。
落实阶段性房租减免政策。与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承租人协商纾困方案,全年预计将通过减免、延缓、分期等方式减免租金约万元。
在服务复工复产复市方面,交行明确,将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恢复经营。在全市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主题营销活动,配置专项行动资源,聚焦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双创、新市民等重点客群,响应其在生产、采购、经销、物流配送等复工复产复市中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与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创新服务模式及产品,提高业务服务能力。提供“助企复工贷”一揽子服务,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保民生、促就业、稳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大涉农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服务上海“菜篮子”、“米袋子”保供客群,有效满足融资需求。围绕全市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冷链物流、农产品经销商融资等线上融资服务,覆盖种养、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涉农全产业链。梳理上海市农委等保供企业名单、全市家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专业合作社、数百户特色农产品评优得奖主体等重点涉农主体,借助“信贷直通车”平台和涉农信用体系,提供兴农e贷、担保基金农担系列等特色融资服务。
加强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用好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发挥科创e贷、人才贷、研发贷、创融贷等科技金融信贷产品优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上海地区全年科技金融贷款增长亿元以上。围绕上海市“3+6”重点产业、重点科技园区、“浦江之光”企业库,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用好科技金融专班机制,在张江、漕河泾、紫竹高新区、自贸区、G60走廊下沉团队,升级科技金融一体化服务能力。联合上交所开展资本市场客户活动,加大上市企业辅导和培训力度,扩大科创企业服务覆盖面。
做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建筑及租赁等行业保供强链,加强与中建八局、国药集团、欧冶云商等百余家核心企业开展产业链业务合作。支持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采购销各环节融资需求,不断提升重点行业及核心企业服务覆盖率。全年保底支持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家企业融资需求,实现“链式融资”投放金额超亿元。
助力畅通物流运输通道。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物流企业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用好用足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民航应急贷等工具。加大对航空、航运、公交、公路、铁路、物流等领域支持力度,提供总计不低于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
积极对接能源保供重点企业。充分运用人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积极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电网等清洁能源及配套领域优质企业,重点支持申能集团临港海上风电、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容量煤电替代等项目。
支持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根据上海市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安排,进一步统筹各项资源,全力支持上海地方债发行工作,助力上海市政府稳住基本盘。发挥国有大行“金融稳定器”作用,积极参与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年上海清算所代理清算量不低于25万亿元,中国结算(上海)、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证券、期货市场结算量不低于15万亿元。充分发挥银行间货币、债券、外汇、贵金属等市场主要做市商作用,保持交易规模在各细分金融市场位居同业前列。
在便利外资外贸服务方面,交行表示,将加大对外贸易融资支持。为上海地区外贸企业发放不少于等值亿元人民币的本外币贸易融资,重点支持高端制造、大宗商品、工贸一体、离岸转手买卖等领域外贸企业资金需求,服务稳外贸拓市场。
创新小微外贸企业“外贸贷”融资产品。纯信用无抵押,全流程线上申请、线上核额、线上签约、线上提款、按日计息、随借随还,借款额度最高可达万元,全力助企纾困。
依托科技赋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运用交行“Easy系列”产品,持续为上海外贸企业提供存款、贷款、汇款、兑换、信用证等线上金融服务。对接海关单一窗口,丰富创新“交银e关通”功能,为外贸企业提供关税支付、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关税支付等综合金融服务。
多措并举协助外贸企业开展汇率避险。帮助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提升应对汇率双向波动的能力。鼓励外贸企业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结售汇业务,提升业务办理便利性。针对小微企业办理汇率避险产品,给予延缓追加保证金等定向纾困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服务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简化租赁业务手续,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力争全年新增船舶租赁投放亿元。创新“航运管家”特色产品,为上海航运、货代等物流企业提供全线上运费收缴、发票管理等财务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内外贸运费结算效率。
在助力消费加快恢复方面,交行提出,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客户开展纾困。对于需暂缓还款的客户,给予相应还款宽限期,宽限期内不催收、宽限期内还款不计征信逾期。对于收入下降的客户,通过调整还款间隔、变更还款方式、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将零售信贷业务还款宽限期最长调整至年底。特别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货车司机等人群,将货车司机贷、商用货车贷以及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纳入延期范围。为受疫情封控、管控影响的信用卡客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因疫情影响产生逾期记录的信用卡客户,在提供证明材料后可申请修改受影响期间征信记录。
加大各类消费场景资源投入和产品供给。给予上海地区个人客户在出行、商超、餐饮等各类场景额外投放0万元以上消费“红包”,开展数字人民币联合营销活动。对新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