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接连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中 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有限空间中 窒息及燃爆、火灾等重大安全风险,泉州市深化工贸电力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
一、健全 府监管台账,完善企业管理台账
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总结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全面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将检查纳入年度执法工作计划,将辖区内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电力行业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台账,督促指导相关企业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参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安监总厅管四()56号附件)进行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完善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做到“一县(市、区)一册”、“一企一档”,深化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二、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全力提升安全意识
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应急管理部编制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书册》和4个专题系列折页,通过现场指导、示范企业传授经验、培训等方式,全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提升基层监管人员、企业安全人员知识技能,督促企业抓好“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促使其真正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切实提升安全意识,自觉落实《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等有关法规规章要求,营造遵法守法氛围。
三、从严管控安全风险,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对有限空间重新开展一次系统辨识,对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精准辨识、评估分析,逐一确认风险并登记建档,完善有限空间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专门管控方案,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准”(未经风险辨识不准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准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作业、没有监护不准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准作业、未经审批不准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准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开展排查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 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涉爆粉尘的有限空间,一律按照重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管控。
四、强化应急救援措施,杜绝盲目施援施救
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应急防护装备和救援设备器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针对性强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让相关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科学救援,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问题发生,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五、执法推动责任落实,严管遏制事故发生
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工贸、电力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纳入本辖区、本部门年度执法检查内容,重点检查相关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风险告知牌、检测记录、防护用品配备、应急救援预案及其演练、专项安全培训、有限空间发包作业管理等情况,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联合惩戒制度,以监督执法成果作为检验专项治理成效的重要内容,增强执法工作震慑力,提升有关企业负责人敬畏法律、敬畏红线的意识,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来源:泉州市应急局
本文来源:新福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