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联合与企业集团是现代产业组织的比较新的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为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追求规模性,追求多角化经营的必然结果。
联合化和集团化是指相互间具有内在技术经济联系或共同经济利益的多个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组成不同结合方式的各种联合体的过程。工业联合最先出现在生产的产品间有紧密联系的企业间,它是生产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和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又逐步出现了生产与科研的联合、生产与金融的联合等等。当前,最有生命力的联合形式是金融、科研开发和生产一体化联合。从联合体组成部分间的联系看,又可大致分为松散型的联合、半紧密型的联合、紧密型的联合等几个发展阶段。
但是,不管是哪种联合,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联合发挥整体优势,而且都是以企业为核心形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的联接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经济协议、经济合同,也可以通过相互参股、投资、控股,还可以采取承包、租赁、兼并等多种形式,其中股份式的联合形式是最有前途的形式。
一、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必然性
(一)联合化和集团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不仅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极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促使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的直接结果是社会交易关系的发展,使生产单位(企业)的社会交易费用增大。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费用,它包括运输费用、佣金、谈判费用、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种税收等等。为了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有联系和协作关系的企业逐渐加强它们的联系,并使它固定化,为进一步联合奠定了基础。
(二)联合化和集团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争夺市场,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现象,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竞争的激烈程度越高。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优势的企业要扩展自己,劣势企业要寻求联合,生产企业要寻求科研开发和金融企业的支持,科研开发企业希望其开发项目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金融企业也希望自己的资金通过生产企业带来效益,高度竞争的态势和激烈竞争程度使它们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联合化和集团化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产物。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企业结构上的节约,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设备进行规模生产与资源重组创造条件。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的效益促使企业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追求技术进步,从而推进企业向联合化和集团化发展。二、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地位作用
(一)企业联合化和集团化使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另一种是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前者需要增加大量的投入,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约束;后者主要通过提高经济的组织程度,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联合化和集团化可以把密切联系的企业和经济单位的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在科学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发展,可以冲破封闭的、分割的经济局面,把属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分散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设备、厂房、土地、劳动力等),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这就提高了集约化的程度,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生产能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用联合产、联合经营的优势力量,可以更好地采用现代科技成就,提高企业和整体经济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联合化与集团化能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合理化。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既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又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内容。社会化的大生产所产生的社会分工要求企业在行业内及行业间进行合理的组合。但是,在我国旧的经济体制下,封闭分割的局面割断了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合理的自然联系,从而造成了我国的企业生产只能采取分散生产、单独生产的形式,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普遍存在,专业化和协作、联合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联合化和集团化的趋势不可避免,这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重新构造,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合理化。
(三)联合化和集团化能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不断改善。发展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可以彼此扬长避短,相互支援,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并且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利用,促进工业布局的合理化发展。
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调整结构,主要是通过联合使资产存量重新得到组合配置,把那些市场疲软,生产过剩的行业、部门的资源,迅速转移到需要发展的部门企业中去,因而有利于加速结构性转换。这样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随市场的变动不断转换、优化。
(四)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经济联合的发展要求生产要素流动化、商品化,这就需要相应的建立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在有市场体制供给的情况下(如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市场体制供给),发展企业的联合化和集团化可以冲破旧体制,为建立新体制起到推动作用。因为联合化和集团化使资金、技术、装备、物资、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化、商品化,这就有利于各种市场的建立,诸如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商品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等等。当然,市场体系的建立反过来又会推动企业联合化和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加速开发新技术,并使之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速技术进步。这是因为新兴技术,特别是现代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往往需要多门学科、雄厚财力以及众多部门和行业的大力协同,既要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参加,又要各类生产企业以及技术服务、销售等部门的配合。经济联合化和集团化可以集中科研、技术、资金、人才和财力,从而加速新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使科研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使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产业化和商品化。
(六)联合化和集团化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外部成本的降低。企业的联合化特别是集团化可以内化许多属于市场的交易。行政命令的企业集团等级结构替代了市场机制,有利于降低外部成本或使外部成本转变为较低的内部成本。
一、企业联合体
企业联合体是指一些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企业,基于共同的利益和一致的目标,围绕某类产品,开发利用某类资源或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并实行专业协作所形成的有机的企业群体。目前企业联合体的主要形式有:
(1)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围绕产品以及软硬件等的综合开发,形成半紧密型的企业联合体。(2)以联合开发新技术为主的生产科研企业群体,这类企业联合体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生产单位组成的集合群体。(3)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集合体,实行工贸技合一,内引外联结合,组织松散型出口联营群体。(4)联合生产开发资源的企业联合体。这种企业联合体是以最终产品为纽带,将原材料生产企业、加工生产企业联合在一起,以技术投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和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组合的结合群体。(5)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企业群体,是以经营成套设备、承包工程服务,根据用户的需要,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服务的企业群体。
二、横向经济联合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联系方式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横向经济联合的诞生和发展,是经济联系方式和管理方式由主要通过行政系统的纵向封闭型向纵横结合、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开放型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是国内各领域互相开放,破除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旧体制的过程,是对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和层建筑进行改革的过程。
过去旧的经济体制,一个是条条,一个是块块,条条之间、块自之间、条块之间都缺乏横向经济联系,人为地按行政隶属关系企业约束在条条块块之中。这是违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趋势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的。
一条分割的工业管理体制所以必须改革,是因为各方面都从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各搞一套,自成体系,甚至彼此封锁,导致重复建设、盲目生产,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组织方面缺乏应有的分工协作,搞大而全、小而全,进行自成体系的封闭型生产,这是条块分割旧体制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必然表现。
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也要求国内各领域互相开放。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广泛地实行专业化协作,以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横向经济联合特别是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是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必由之路。横向经济联合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的效益,是因为这种联合能够促使各种生产力要素按照合理的方向流动和组合,从而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因为就单个城市和单个企业来说,资金、技术、资源、生产能力、信息和经营管理经验总是有局限性的,而且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种优势和劣势又往往自相抵消。如果实现了横向经济联合,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就能互相取长补短,把各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最佳的商品生产能力。也正是因为横向经济联合能够增强互补能力,所以能够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合理化。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客观要求,而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在条块分割的旧体制下,商品市场被束缚在条条和块块的窄小的范围之内,商品、资金、技术的生产和流通,都只能在分散的小块市场内进行。这样就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有利于打破市场分割的局面,联合本身就是在商品、资金、技术、人才诸方面实行国内各个领域的互相开放,这必然促进商品市场的扩大、资金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为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纵横交错的经济网络创造条件。由此可见,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过程,也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开拓、扩大与完善的过程。
当代的市场经济,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商品生产,而是以现代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市场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为基础和条件,同时又是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功能是在城市之间和城市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中实现的,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进一步扩大的必然结果。在城市之间,由于交通、电信业的发展,它们在商品、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相互流和相互吸引力与日俱增,市场也越来越扩大。在城市彼此联系交往的过程中,有的城市原有的某些优势可能会丧失,而新的优势又会产生;有的城市原有的某些劣势也可能变为优势,原有的某些优势也可能变为劣势。这种优势与劣势的替代和转换形成新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各自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的适应能力。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既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新的独立的城市、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联合,创造了条件,提出了要求。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也只有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