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工贸 >> 工贸发展 >> 正文 >> 正文

瞭望瞭望,开启我的读城之旅新华社新

来源:工贸 时间:2022/12/9
白癜风发病机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486.html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

《瞭望》的城市报道鲜活地呈现了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丰富表情

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刘亢

《瞭望》四十年正是乡土中国迈向城市中国的四十年。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我先后在新华社重庆、福建、江苏三个分社工作。每到一地,我都喜欢走街串巷,沉到城市肌理,感受风格各异的人文。“读城”成了我职业生涯一道清晰的脉络,也让我与《瞭望》结缘至今。

城市不仅有当下时代的生动呈现,还有光阴雕塑的历史沿袭。行走在每座城极具个性的市井烟火中,你能从缤纷的色彩里看见她联结的历史与可能的未来。沉浸在这些斑斓生动的图景中,我能感知社会的流变、触摸时代的脉动。

直辖改变的城市命运

时势造城。城市兴衰与其肩负的时代责任密不可分。

就自然禀赋而论,重庆山高坡陡,不宜大体量建设。重庆能有今天的规模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回眸重庆现当代大发展的三次机遇,无一不与国家战略调整布局相关:抗日战争时期,因南京沦陷而设为陪都,撑开了城市格局;三线建设时期,大量企业西迁至此,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年,国家设立重庆直辖市,拉开西部崛起序幕。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亲历并记录了家乡第三次巨变。

年下半年,重庆正式进入直辖筹备期。当时重庆人很兴奋,终于可以和京津沪比肩而立。而外地人很疑惑:重庆经济实力并不突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第四个直辖市?

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3月17日《瞭望》即推出《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调查与思考》(作者王安、牟丰京、刘亢)万字组稿。这组历时两个多月的调研稿,系统回答中央为什么要将重庆设立为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直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重庆有没有能力完成中央赋予的三大历史性任务?重庆已为设立直辖市做了哪些准备?

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在《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调查与思考》组稿第一篇《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我们力求讲透重庆直辖对中国经济格局均衡发展的意义。当时东西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工业化比重等主要指标的差距在拉大。以长江上中下游为例,长江下游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而上游则是我国最大的贫困地带,共有近万贫困人口。这种差距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过度失衡的缩影,而长期的发展失衡将使国家失去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重庆直辖是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的一步棋。

当时的重庆,人口万,80%以上为农民,8.2万平方公里,分布着40多个县区。摇身变为直辖市的重庆,是一个农民最多、世界最大的复合型城市。我们从这一角度分析,重庆直辖市的设立,是针对我国西部城市稀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为加速西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进行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重大试验。这一试验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探索一条新路子。

重庆直辖后,面临的首要难题是三峡工程兴建产生的百万移民安置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搬迁。这一浩大的移民工程主要存在两方面困境:巨量的移民对生存空间的需求与相对狭小的移民环境容量的矛盾;移民的生存发展与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移民要真正能搬得走、安得稳,就必须在一个较大区域内,以一个具有强大实力的大城市为中心,对整个库区经济的发展重新布局、统筹安排。因此在位于库尾的特大城市重庆设立直辖市,是使移民工程进入科学、有序的良性轨道,为库区实现安居乐业的最佳行政选择。

这组调研稿不仅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大城市带大农村、百万移民等多个维度,用大量事实和专家观点论证直辖的必要性、可行性,还就重庆直辖市如何起步开局,提出“五破五立”的思考:搞好城乡关系,破除大城市带大包袱的观念,树立城乡共同发展的观念;搞好发展大工业与大流通的关系,破除“泡沫经济”和单一工业经济的观念,树立大工贸观念,建设工贸一体化的实力型经济中心城市;搞好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之间的关系,破除国有经济要在比例上占绝对优势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国有经济主体观念,使非国有经济成为重庆经济的强力增长点;搞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破除高速发展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观念,树立发展生态型经济的新观念,在三峡库区建设全国最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搞好支柱产业与非支柱产业的关系,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树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经济发展新观念,建设效益型的新重庆。

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多次在会上说,《瞭望》这组报道既透彻阐明了中央意图,又理性分析了重庆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不少好的思路建议,这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澄清模糊认识、理清发展路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期《瞭望》成了当时重庆市各委、办、局和区县理解中央意图、思考直辖建设的首选刊物。

这组稿件是《瞭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