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户转私户有风险?
这些情况财务放心大胆的转!
情况一:甲有限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的60万元在每月的工资发放日逐一通过银行代发到每个员工的个人卡上,甲有限公司已经依法履行了代扣个税的义务。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二:甲属于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定期会将扣除费用、缴纳完经营所得个税后的利润通过对公账户打给个人独资企业的负责人。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三:甲有限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的6万元打给业务员用于出差的备用金,出差回来后实报实销、多退少补。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四:甲有限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的万元打给股东个人,这万元已经是缴纳完了20%股息红利个税后的分红所得。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五:甲有限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支付授课老师的讲课费10万元,转入老师个人卡中,这10万元已经是缴纳完了劳务报酬所得个税后的税后报酬。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六:甲有限公司向个人采购一批物品,金额20万元,取得了自然人在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甲有限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把20万元货款转入自然人的个人卡中。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七:甲有限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把10万元转入刘总个人卡中,这10万元用来偿还之前公司向个人的借款。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情况八:甲有限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把8万元转入王某个人卡中,这8万元用来支付王某的违约金、赔偿金。
提醒:公户上的钱转入私户,这样是允许的!不用担心!
银行新政释放4大重要信号
重大信号1:银行负责反偷逃税款监控
新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神速的今天,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非常完善,但是现金的用量需求却有增无减!都用来干嘛了呢?
很多被腐败、偷逃税、洗钱等违法活动,钻了监管薄弱的空子。“私户避税”、“现金发工资避个税”,更是屡见不鲜。
如今,有了银行的强势加入,可以说补齐了反偷逃税的最后一块拼图。
重大信号2:银税互动,信息共享
要求银行报送大额现金业务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共享。对大额现金业务信息分行业、用途、金额进行分析。
当前,四部门已经实现很成熟的信息共享,通过联网核查,银行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核查: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信息、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等信息等等。
如今,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的运行,加上大额现金管理的试点实施,超过规定的大额现金业务信息就会直接从银行推送到相关部门!
税务部门本身就拥有强大的金三系统,对税负异常、发票开具异常、财务数据异常等情形进行实时监控,如今加上银行私户、公户的大额业务交易的信息,几乎可以超级精准的锁定偷逃税!
重大信号3:四大行业被点名,秘密不再是秘密
批发零售、房地产、建筑、汽车销售四大行业被点名,如果你是这些行业里的人,应该很清楚这几个行业的“小秘密”,操作套路多,为什么要单独指出?就是因为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了,都知道你容易有问题。
两名90后会计,3年虚开2.57亿!判了7年。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会计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01
虚开发票后果真的会很严重
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两名90后会计,3年虚开2.57亿!
黄某惠和陈某梅受雇于付某博成立的“厦门XX工贸有限公司”做财务,年11月至年7月间,在明知厦门*森工贸有限公司等23家公司没有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协助主犯付某博记录“内账”、虚构合同、资金走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事务,税额合计2.57亿元。
尽管系从犯,但鉴于其犯罪事实及后果,两人最终被法院判决:
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十五万元。
就这样,两个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因协助虚开发票,记录“内账”,虚开税额高达2.57亿元,被判7年!接到判决书后,哭成泪人,追悔莫及。
可见,虚开行为切不可取啊!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针对个别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者,会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所以再说一句,一定不要虚开增值税发票哦!
02
提醒:这些虚开行为,最容易查出来
一、虚开迹象
1、虚拟购货,签订假合同或根本没有采购合同;
2、没有入库单或制造假入库单,且没有相关的收发货运单据;
3、进、销、存账目记载混乱,对应关系不清;
4、在应付账款上长期挂账不付款,或资金来源不明;
5、从银行对账单上看,资金空转现象较为明显,货款打出后又转回;
6、与客户往来关系单一,除“采购”“付款”外,无任何其他往来;
7、与某个客户在采购时间上相对固定和集中,资金进出频繁;
8、采购地区相对集中。
二、10种情况均属于“变名虚开”发票!
No.1开具发票时酒店将“餐饮”变更为“住宿”“会务费”“服务费”等项目;
No.2开具发票时将“借款利息”变更为“顾问费”“服务费”“手续费”等;
No.3开具发票时将“礼品费”变更为“办公品”;
No.4开具发票时将“月饼”“粽子”变更为“纸张”“耗材”;
No.5开具发票时将“佣金”变更为“服务费”;
No.6建筑安装公司发放劳务工资不做账,用开具的材料发票抵顶劳务费用,编造经营支出成本;
No.7购买A商品,取得的却是B商品的进货发票;
No.8将购物卡开具成办公用品的发票;
No.9将招待礼品的发票开具成宣传礼品的发票;
No.10将销售货物等高税率的增值税项目开具销售服务等成低税率的增值税项目。
大家都知道除了虚开发票日常工作中偷税也是不可取的,很多会计一直对公转私存在抵触情节,因为一旦操作不好就属于偷税,将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税务风险,其实合理的公转私是没有一点风险的,哪些情况可以合理公转私,今天给大家总结了八条,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了。
这6种情况,企业要当心:
1、规模小,流水大;
2、资金转入转出有异常,例如分批或集中转入和转出;
3、资金流向和经营范围没关联;
4、公户短期内大额给个人转账,或公户短期收到与经验无关的个人汇款;
5、频繁开销户,并且在销户前有大量资金运作;
6、闲置很久的账户,突然启用,并且有大量的资金活动。
中国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
说到税收,除了个人之外,可以说这也是所有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就连马云和刘强东也在其中。否则,马云怎么可能没有工资,刘强东的年薪只有一元?
事实上,上述节税和避税方法是《避税》一书中众多避税方法之一。本书使用了数百个真实案例,结合各种避税方法,告诉你如何正确合理地避税。
说到避税,你可能会问:“纳税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怎么能说合理的避税呢?“避税不是犯罪吗?我们能做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它。避税不同于逃税。避税是以合理的方式减少税收支出,而逃税不是对需要纳税的项目纳税。
合法避税是指纳税人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逃避纳税义务,减少税收支出。合理避税不是逃税,它是一种正常的法律活动。合理避税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业等各部门的配合,从签订合同、资金收付等方面入手。
合理避税的知识方法,尽在下面这本书中:
当然,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小编建议你可以去看看这套“避税”。如今,纳税几乎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因此,学会合理、安全地避税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之后,你可以省下很多税金。
在《避税》一书中,有很多案例知识。愚蠢的老板在逃税,聪明的老板在合理避税,聪明的老板在合理地节税。老板不是财务方面的,但他们必须了解财务。
这种“避税”必须是老板和财务人员的必修课。从税务筹划实施方案到税务风险实例分析,公司老板可以远离财税风险,重构公司税制,合理节税,远离财税和业务风险,使公司稳步盈利。
老板不用会财务,但一定要懂财务,这本书教你实现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经营,提升企业利润为企业赚钱
并且如今本小店限时特惠,花一顿饭钱,却可以为你省下更多的钱,再划算不过了!
(注:以上资料,只供参考,不要走弯路,合法交税,人人有责)
两本不到几杯奶茶钱的《避税》,有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