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企业,比如有销售额、订单额,我前面说过销售额、订单额跟营业额是不一样的,因为营业额以交付为准,计算利润的时候一定是营业额,因为营业额是我们的经营之母,那么既然有了营业额,为什么还要有订单额?
比如以外贸行业为例,接到订单要交付,有可能要两个月三个月,我们在计算利润的时候一定要营业额,那么订单额对我们也有意义,我要给业务员做及时激励,这个月他拿了万的订单,虽然还没有交付,但我这个月就想及时激励他,如果等三个月以后出货再激励,他都没有感觉了。
这也就是我常说的激励要及时,最好是做到每天每周每月。
所以销售额,订单额在数据里面也要拎出来,只是说计算利润的时候不会参考订单,计算利润一定是以交付营业额为准,但是在我们绩效考核里面,销售额、订单额是非常有用的,实际上在我们做算法的时候,可能不只是一个总的销售额,一个订单额,可能会有不同品类的销售额,不同渠道的销售额,不同团队的订单。
为什么我要给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团队做激励,自然是要知道不同团队的订单额是多少,不同渠道的销售额是多少,不同品类的销售额是多少,我要做精细化,营业额是经营之母,计算利润的时候,一定不能用订单额或者预收款,而是要用营业额。
还有一个是回款额,营业额是交付了,但有时候交付了不一定回款,所以很多企业还有回款额,既然有回款额,可能就有回款率,我卖出去万,回款只有80万,还有20万没回来,回款率是80%,回款率也很重要,那么对回款率有影响的岗位,可能要跟他们关联起来。
比如一家企业是产销一体,有工厂又有销售团队,那我有出库产值,还有入库产值,既然有出库产值和入库产值,如果工贸一体,我建议你可能还要有个出厂价。
如果没有出厂价,你考核生产经理,就考核销售额,这个月卖了台设备,销售额0万,下个月我还是卖了一台台设备,这个生产经理花的管理时间精力也是一样的,但是销售没卖好,价格打了八折,只卖了万。
销售部只卖了万,结果考核生产经理销售额,于是没有达标被扣钱,但是生产经理他付出的劳动是一模一样的,由于销售价格没有卖好被扣钱了,这个存在就有点不合理了。
我这个月很努力,生产了很多,卖出去很多,但是销售价格没卖好,导致我销售额比较低,还被扣钱了,结果下个月我生产得很少,卖的也很少,但是销售价格卖的好,我又赚钱了,所以如果工贸一体的企业,我建议生产单元最好能定出厂价,有出库产值,有入库产值。
如果是库存生产,有出库有入库就会有库存金额,有库存可能就会有库存周转率,有库存周转率可能还有呆滞库存金额,我去过很多做服装的企业,其实他们利润都不高,我们一看他的数据,发现利润只有八个点,十个点,甚至还有五个点的利润。
这个利润点已经很低了,实际上我跟老板讲,我说你们的真正利润也许还没有这么多,因为服装都是做库存的,一看数据库存都有两千万,还有卖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