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一位77岁李大爷专程去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要求当面感谢智能制造系的学生李琳在公交车上给他让座,并向李琳捐赠元助学金。
据老人叙述,6月10日下午,他从大石坝公交车乘坐医院就医。步履蹒跚地上了公交车,坐在车窗前面的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手里提着行李、肩上还背着大书包,毫不犹豫地给他让了座,让李大爷颇为感动。
在问及姑娘的姓名的时候,姑娘始终不愿意透露,在李大爷的再三追问下,只能得知姑娘是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当天是从秀山县一个偏远的山村换乘火车返回学校。李大爷深知山区的孩子从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不容易,想尽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个姑娘。后来经过学校的大数据筛查,找到了李琳同学。大爷想当面表示感谢并提供元助学金。
事后,据李琳同学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看到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让了一个座位,举手之劳而已,没有想到老年人会亲自来到学校。”
这个事情一出来,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评论。有的觉得李琳同学的举动充满了正能量,我们应该鼓励好人好事。有的人觉得给老年人让座本来就是小的动作,我们平时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给老年人让座,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无可厚非。很多网友众说纷纭。
李琳同学是正能量的代表,值得鼓励
一部分网友认为,这个事情毫无疑问,李琳一个暖心之举帮助了这个老大爷。去医院路上的李大爷或许当时身体不适,李琳的这个动作让老大爷的身体状态得到了缓解。
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帮到老大爷,块钱对于老大爷来说并不算巨款,但是却可以帮助一个贫困家庭缓解经济压力,帮助这位姑娘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这块钱有更大的价值,重拾社会公众对尊老爱幼,积极行善的勇气。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下去。一个小动作的播种,可以获得大的收获。
让座本是一个无心之举,但是它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可以把美德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给老年人让座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谁都会去做
另一部分网友认为,我们从小就受教育,坐公交车要给老弱病残幼让座,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本来就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情。如果专门拿金钱来作为鼓励,会让这个尊老爱幼的行为变得很物质,没有那么的纯粹。
我记得在年,河北保定公交公司专门设立了一个“让座奖”,凡是主动让座的人,每个人都会获得一张奖励或者优惠券。甚至有长春的公交车司机每个月都会花三十块钱买笔、钥匙链等物品,专门用来鼓励给别人让座的人。
这么做,无疑会让人们觉得,我只要让座我就可以获得奖励,我为了奖励或者为了优惠券也要让座,让座就会变得不那么的纯粹了。如果时间长了,没有那些物质奖励,人们还会去让座么?还会觉得让座是一个力所能力的举动,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吗?
鼓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用物质鼓励这种方式,难免为那些习惯主动让座的人贴上因为追求物质才做这件事情的标签。
写在最后
李琳同学的真善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传统美德在延续,大爷也在用他的力所能力去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也算相互帮助。
随着社会进步,我们的传统美德还应该继续传承下去。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遇到有困难的人,伸手帮一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你在坐下的时候跟让座的人说声“谢谢”就可以。
永远不要把别人对你的爱心当作“理所应当”,也别让帮助过你的人寒了心。不要让一个爱心之举,变成“让不让”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