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年10月7日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成为其第53个成员。从英国伦敦第41届世赛首次参赛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到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赛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我国走过了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辉煌奋进的10年。10年栉风沐雨,10年春华秋实。为宣传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10年来的成果,挖掘一批世界技能大赛亲历者的感人故事,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共同开展了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10周年征文活动,由《职业》杂志社具体承办。活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社厅的积极响应。现将部分征文连续刊登,以期更好地弘扬世赛精神,迎接第46届世赛。
看一名技校生如何与世界顶级高手共舞
文/胡萍
作者简介胡萍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在年阿联酋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时装技术项目冠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澳洲邀请赛第一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爱剪旧衣服的女孩学了服装专业
“嗒嗒嗒……”每当踩着缝纫机时,就会紧皱着眉头、全神贯注地看着针尖下的作品,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偏差。这就是我,一个爱玩爱热闹的女孩,在缝纫机前就会变得安静起来。
从小我就是一个喜欢做手工、喜欢画画的孩子。小的时候,每当看到电视里服装秀台上的模特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时,我总会惊叹:多美啊!这么美丽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作为一个爱美的小女孩,我总喜欢把玩洋娃娃,喜欢将旧衣服剪碎,然后一层一层地裹在洋娃娃身上独自欣赏。我想,那个时候应该就埋下了我至今所热爱的事业的种子。
学习服装专业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年,我踏进了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大门。学院的服装专业始建于年,有许多知名的设计师和工艺师都毕业于这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使我充满了动力。成为一名设计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在校学习期间,我认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一天天的练习学习中,我逐渐建立起对职业的认知。
在进入技师班的学习阶段后,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服装行业,熟悉了制作服装的各个技术环节。从设计样板到制版,再到制作成衣,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都相互影响。通过亲手制作服装,我的职业认知日益加深。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呈现在眼前时,制作的辛苦都会瞬间烟消云散,感觉一切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学院还专门聘请来自企业的老师为我们教学,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养。在课堂上,我按照企业的操作流程、工作要求和技术标准完成学习任务,从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身上领悟到他们对服装专业的执著追求,更加坚定了要做服装设计师的信念。
想不到我一个技校生能与国外选手同场竞技
年,学姐陈碧华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比赛,斩获铜牌,这是中国在该项目上斩获的第一枚奖牌。得知这个消息后,我被深深震撼到了:一位普通的技校生也能够为国家争得荣誉,也能给自己带来如此光辉的时刻!我备受鼓舞,当时就有一个愿望——也想尝试参加这个比赛,即使没有像学姐那样走到最后,但是能在过程中受益匪浅也是值了。至少,也能让自己在学习服装专业的过程中有一个努力目标!于是,我主动报名并通过了校内的选拔赛,进入了竞赛班。
竞赛班的同学都是从各个班级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大家都受到学姐陈碧华的鼓舞,训练非常刻苦努力。进入竞赛班之后,我们的课程表根据世赛的赛程被重新安排。新模式下的学习给了我极大的新鲜感,学习过程中,对每一个技术的要求都变得更加严格。在竞赛班学习的这段时间,与这些“同一战壕”里学习的同学一起奋斗拼搏,一起为了共同的愿望努力,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
年8月,骄阳似火,就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通过了北京市选拔赛,又进入了全国选拔赛。比赛到这个节点,我觉得每天的学习都非常充实,自己的技能也得到了迅猛提升,对于专业的信心也日益增强。但一想到世界技能大赛,我还是有点紧张,对于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与我同一届比拼的选手不仅水平高超,还有再次向世赛发起冲击的上一届世赛的“老”选手。好在平日里我训练稳扎稳打,在全国选拔赛中,我从近30位选手的比拼中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最终成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队。
直到开始集训,我才开始暗暗攒起一股劲,告诉自己:既然能够走到这一步,就一定要拼尽全力,走得越远越好!我的目标,就是那唯一一个代表国家出征的比赛名额。在集训期间,教练更加注重工艺的精细度、稳定性和动作规范性的训练,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10.html